批评教育和处理19476人!甘肃着力纠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啄木鸟 阅读:18 2025-08-12

严惩“蝇贪蚁腐” 守护民生福祉

——甘肃着力纠治群众身边

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基层“蝇贪蚁腐”侵害群众切身利益,啃食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必须持续发力整治。甘肃省纪委监委聚焦民生痛点难点,省市县三级联动、上下贯通,突出全省动、全体动、全民动,统筹监督力量,细化整治措施,加大问题整治力度和案件查办力度,坚决维护群众利益,着力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好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白银市靖远县若笠乡牛庄社50户群众的“一卡通”上,近日分别收到一笔扶贫互助协会退还的会员会费。

  张掖市多个小区“登记难”问题得到解决,600余户业主顺利拿到不动产权证书。

  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市枹罕镇马家庄村前不久举行村民大会,全村566户2595名村民拿到17.39万元产业分红,村委会主任详细介绍村集体经济发展成果,给村民交出“明白账”。

  ……

  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以来,省纪委监委坚持超常规部署、项目化整治、强有力办案,“惩、治、防”一体发力,严肃整治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督促惠农惠民补贴发放管理、农村集体“三资”、医疗医保等领域健全抓常态、管长远的制度机制,填补空白、补齐短板、堵塞漏洞,推动反腐败向基层延伸、向群众身边延伸,让群众可感可及。

常态化调度

确保整治责任一贯到底

  为持续深入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省委省政府强化主体责任落实,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党组会多次专题研究部署,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带头深入市县、纪委监委机关开展专题调研,对重复举报问题突出的县、工作薄弱县亲自调研督导,指导推进整治工作;省级领导牵头落实全国性、全省性重点整治项目和2025年在全国集中推进的16件群众身边具体实事,通过召开联席会议、调研督导、实地走访等方式压实责任,加强领导指导,推动分管领域集中整治走实;省委第六轮巡视将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为重点,推动市县巡察机构延伸巡察,以巡视震慑压实整治责任。

  “完善的组织架构是推动责任落实的重要保障,我们通过建立工作专班、明确责任分工、常态调度推动、阶段成效评估等措施,确保整治责任一贯到底。”省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介绍。

  省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靠前指挥、亲自谋划,29次分阶段研究部署整治工作,组建工作专班,建立专班专抓、调度推进、包市联县、督导落实、上下联动等工作机制,强化领导班子成员包市、包案、包薄弱县、包整治项目、包具体实事等包办机制,加强对下分层分类指导,推动市县健全完善领导机构,形成“党委政府主责、纪委牵头抓总、部门协同联动、市县主抓主战”的省市县三级上下联动、贯通协同推进的责任体系。

  省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先后深入14个市州及重点县区、乡镇一线,实地走访调研,召开专题座谈,深入了解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医疗领域专项整治、校园食品安全等重点任务落实情况,点对点指出问题,面对面明责加压。

  为确保责任上下贯通、任务落实不打折扣,省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带头深入省直相关部门和市州开展包抓工作,班子成员全覆盖包抓14个市州和兰州新区,既包案件查办又包突出问题整治;多次召集省直部门、机关内设机构和派驻机构负责同志加强会商研判,研究推进事项。会同相关省直部门出台项目整治方案,推动主管监管部门认真检视行业不正之风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自上而下纵深推进;包市领导与包抓的市县党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定期沟通会商、听取汇报,研究推进事项,并通过直插一线、明察暗访等方式,全面压实市县两级责任。市州纪委书记常态化对县区、市直相关部门“一把手”开展面对面谈话提醒,强化对下压力传导,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省纪委监委建立数据专项统计、月通报和动态评价机制,按照“好、中、差”分类评价市县工作情况。省级督导组每月向被督导市(州)纪委监委交办一批重点问题清单,定期向省纪委监委报送正反典型。通过专项通报、集中调度、约谈提醒、下发工作提示等方式,加压推动工作不力部门和县区迎头赶上。

  兰州市纪委监委强化考核评价激励,将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纳入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考核,制定整治工作相关评估办法,并开展成效评估,推动各级各部门严格落实主体责任、监督责任、监管责任。临夏州纪委监委坚持专班专抓,建立“周周统计、定期调度、适时督办、节点通报”机制,全面压紧压实“一把手”和领导班子主体责任。

  “去年11月以来,我们对市县整治工作开展情况采取一周一调度,持续高压推进,确保责任链条不松、整治力度不减。”省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介绍,截至目前,共约谈提醒市县两级党委、纪委监委“一把手”12人,与市州、县区党政“一把手”、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及班子成员开展谈话550余人次。

清单式管理

推动具体实事落细落实

  省纪委监委将惠农惠民补贴发放管理领域问题、加重基层负担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农村集体“三资”领域突出问题、医疗医保领域突出问题、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突出问题、农村供水领域突出问题列为全省重点整治项目,通过“一项目一方案一指引两专班”清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推动全国性、全省性整治重点项目和16件具体实事落细落实。

  “我们以全国性专项整治为牵引、省级整治项目为重点、市县个性化整治为延伸,健全与相关职能部门的信息共享、整改督办、成果共用等工作机制,凝聚合力纠治突出问题。”省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介绍。

  集中整治工作开展后,省纪委监委派驻省财政厅纪检监察组联合并督促驻在单位,抽调业务骨干分5组深入25个县(区),紧盯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情况及相关风险点展开调研,走访近800户群众,填写问卷350余份,深挖并推动解决“一人多卡”“一户多卡”、违规发放等问题1206个,推动相关部门将中央、省级惠民惠农补贴项目和市县相关补贴项目全部纳入“一卡通”平台管理,真正让“一卡通”成为群众的“方便卡”“明白卡”。

  金昌市永昌县纪委监委在监督检查中发现,朱王堡镇个别村(社区)存在土地流转费支付不及时问题,群众反映强烈。随后,县纪委监委督促县农业农村局制定土地流转费追缴计划,全程跟踪督办,推动1500多万元土地流转费全部完成支付。

  土地问题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金昌市纪委监委将乡村土地经营流转腐败问题作为县级重点整治项目,督促农业农村部门对全市12个乡镇所辖139个行政村的土地流转合同开展“拉网式”排查,累计发现并推动整改超长期、超低价合同等问题51个,追回集体收益52万余元,查处土地流转过程中收受服务费、吃回扣以及侵占集体土地补偿款等违纪违法问题6件8人。

  集中整治工作开展以来,省纪委监委派出3个督导组深入基层一线,围绕集中整治“六个强化”和两年行动方案部署要求,“三化”建设年行动3个方面20项任务,对所有市州、县区开展全覆盖督导。同时,选取重点县开展蹲点式、调研式督导,对部分重点乡镇、村进行延伸督导,督责任、督办案、督任务、督成效,发现并“一对一”督促整改问题。

  “进驻工作滞后的某县后,我们立即延伸到村开展督导,发现并推动解决了个别村因流转和承包原因造成的土地撂荒问题,帮助群众及时挽回了经济损失。”省纪委监委第一督导组相关负责同志介绍。

  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领域突出问题,我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强化联动整治。舟曲县纪委监委紧盯校园食品安全,联合县教育局、县市场监管局等部门成立专项督查组,对全县16个学区开展“拉网式”排查、靶向督查。庆城县纪委监委完善“室”指导、“组”统筹实施、职能部门配合的监督机制,提级监督“三资”规模较大的行政村,推动解决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混乱、处置不公、资源流失等问题。兰州市七里河区纪委监委聚焦串换诊疗项目、超标准收费等突出问题,联合区卫健部门推进解决基层医疗领域顽瘴痼疾。

  “推动整改食品安全责任落实、营养膳食补助资金使用、食堂和校外配餐管理等方面问题4301个,推动整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9186个,推动全省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对100项检查检验结果‘一网互认’……”集中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在省纪委监委的监督推动下,各级各有关部门因地制宜抓实市县200个自主整治项目、省直部门76个自主整治项目,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6万个。

系统化施治

助力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我心存侥幸,纪法意识淡薄,将农机服务合作社盈利用于个人支出,辜负了组织和乡亲们的信任……”定西市临洮县南屏镇某村委会原副主任浪某某就相关违纪问题深刻忏悔。

  此前,该县纪委监委集中1个月时间,全面起底18个乡镇323个行政村的“三资”管理使用情况,广泛收集问题线索,采取领导包案、提级办案、片区协作等方式,严查群众身边“蝇贪蚁腐”。

  省纪委监委把精准筛选、全面清理信访件作为深挖彻查群众身边腐败案件的有力抓手,与巡视巡察机构建立问题线索“边巡边移”机制,滚动式开展3轮问题线索大起底、大排查,对新增问题线索即收即办,累计排摸2.2万件,巡视巡察机构移交问题线索3209件。

  办案是最有力的监督,整治基层“蝇贪蚁腐”,必须形成惩的震慑。省纪委监委印发《关于深化2025年集中整治案件查办工作的指导意见》分工方案等文件,推动拓宽集中整治案源、持续深化办案工作。综合运用领导包抓、直查直办、重点督办、带件下沉等方式强化案件查办,采取领导包案、挂牌督办、蹲点促办、提级查办等方式,指导并督促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高效查办案件。集中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全省查处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12386件,批评教育和处理19476人,通报典型案件1173起、1660人。

  定西市渭源县纪委监委运用片区协作和“室组地”联动监督机制,发现并查处庆坪镇某村村委会主任陈某利用职务便利,私自占有集体土地并出租收取租金的违纪违法案件。该县纪委监委将全县16个乡镇纪委划分为5个协作区,打破地域限制、凝聚监督合力,破解乡镇办案力量薄弱、监督质效不高以及熟人社会监督难等问题。

  “重点领域制度机制不完善、执行打折扣是导致群众身边‘微腐败’案件高发的重要因素。我们督促驻在单位系统梳理共性问题,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经济合同管理的指导意见》等制度规定,全面提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水平。”省纪委监委派驻省农业农村厅纪检监察组负责同志介绍。

  古浪县纪委监委在查处黄花滩移民点供水服务站原站长盛某某违规向群众售卖水表获利问题后,督促水务部门以案为鉴,聚焦农村供水领域开展自查自纠,修订完善《农村饮水安全供水管理站制度》《供水管理服务承诺制度》等制度,堵塞农村供水领域监管漏洞。

  强化系统施治才能实现标本兼治。为从根本上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省纪委监委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通过通报曝光典型案例、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开展警示教育、推动完善制度机制等措施,实现整治问题与深化改革、完善制度相贯通,助力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查、改、治”一体推进,常态长效推动系统治理。针对案件暴露出的问题,省纪委监委先后编印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监督管理、整治医药领域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整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突出问题、整治农村供水领域突出问题等工作指引。

  在省纪委监委的监督推动下,我省各职能部门举一反三、建章立制。省教育厅制定《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招标采购管理的通知》等4个规范性文件,健全完善校园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省医保局制定《甘肃省定点医疗机构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负面问题清单》等4项制度,规范医保基金使用行为,防范医保医疗领域违纪违规问题发生。

原标题:批评教育和处理19476人!甘肃着力纠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责任编辑:郑莉莉
声明

1、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
2、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1943759704@qq.com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