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重庆,这是我的新名片!
重庆有很多外号
山城、桥都、火锅之都……
但是马上又有一个响亮的新名片
那就是滨江之城!
12日,重庆市规划局发布消息,《重庆市特色公共空间规划设计导则(试行)》(下称《导则》)将于2017年1月1日开始实施。《导则》对山体、滨水或街巷等特色公共空间进行了技术规范和引导,其中,提出滨江路宜强化自然生态、娱乐休闲功能,弱化车行交通功能。
长滨路、嘉滨路、南滨路、北滨路
这四条修建得最早的滨江路
打下了重庆滨江路发展的基础
如今还有九滨路、巴滨路、沙滨路等
让重庆这座江城变得更有魅力……
它们如今长什么样?
不慌,一波大片已经抵达现场
扶好小心脏快来一饱眼福吧!
▼
长滨路
摄影师·杨潇 (新浪微博@二两小面 )
摄影师·廖彬彬
摄影师·司琪
南滨路
摄影师微博@JNrun
摄影师·廖彬彬
摄影师·廖彬彬
摄影师·廖彬彬
嘉滨路
摄影师微博·寻楼者司琪
摄影师新浪微博@EdChen
摄影师·廖彬彬
摄影师·廖彬彬
北滨路
摄影师·廖彬彬
摄影师微博@寻楼者司琪
沙滨路
摄影师微博@飞一般的手指
摄影师·卞冲
巴滨路
九滨路
不止主城
重庆各区县的滨江路也各具特色
▼
涪陵
万州
江津
忠县
合川
丰都
云阳
奉节
巫山
在旅游君看来
重庆未来的滨江路将一定会更漂亮
因为
《导则》是这样说的
▼
让水景更自然
水体空间规划设计是以保证水体的自然生态特性及水工构筑物公共性、历史文化地区传承性为原则,避免截弯取直、工程填挖或加盖、与周边环境不相协调等不当的工程措施,提出适合重庆当地的规划设计指引。
摄影师新浪微博@_湖尼玛
因地制宜,对河滩、水岸进行合理的设计
将分别对自然水岸、河滩或驳岸三种形态进行规划设计,包括对消落带自然原始形态的保护和生态化建设等方面提出规划设计指引。
岸线空间规划设计需因地制宜的进行开发建设活动,避免大挖大填,保证空间的开场性和市民的可达性,对合理规划岸线的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提出规划设计指引。
摄影师新浪微博@藤藤菜MMMX
沿岸的建筑物设计需和谐,提高滨水建筑的亲水性
《导则》指出,滨水建(构)筑物空间规划设计主要包括滨水建筑规划设计和滨江路规划设计两方面。其中,滨水建筑应充分考虑视线通廊以及公共活动空间等功能,采用高低错落、体量适度、骑楼或架空的设计手法,提高滨水建筑的亲水性。
摄影师·张想
重娱乐轻交通,让滨江路更好玩儿
而在滨江路方面,《导则》提出了宜强化自然生态、娱乐休闲功能,弱化车行交通功能。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对桥下空间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并加强滨江路滨水空间和滨水建(构)筑物之间的步行和非机动车交通联系。
摄影师新浪微博@_湖尼玛
被两江环抱的重庆城
一直以来都是一座码头城市
两江水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两江承载着很多重庆崽儿的回忆
那时我们在江边打水飘
钓鱼、抓螃蟹、洗澡
还会飞叉叉地从船上来个转体几周半跳水……
后来
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
这座城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了市中心的繁华
渐渐地远离了江边
摄影师新浪微博@闷锅锅
但是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
物质生活的逐渐优渥
我们回望来路
才发现我们年少时最美好的回忆
原来都留在了那滔滔的江水边
插画·沱沱
“强化自然生态、娱乐休闲功能,
弱化车行交通功能
强调滨江建筑物的亲水性
力求水景的自然
……”
相信遵循这些规则
山水相依的重庆滨江城一定更美!
摄影师微博·寻楼者司琪
重庆是座山城
高耸密集的大楼
构筑在花岗岩山坡上
立体感之余又硬朗十足
但环绕而行的两江水
让这座城市多了几分柔情与缱绻
这就是我们刚柔并济的滨江之城——重庆
摄影师·张想
1、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 2、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1943759704@qq.com处理!